募捐 9月15日2024 – 10月1日2024 关于筹款

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

  • Main
  •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

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

黄新华著, Guanghua Pang, 胡秀娥, 1966-, 薛念文, 1969-, 冯华, 1968-, Xiu'e Hu, Hua Feng, 庞光华, 张英洪
你有多喜欢这本书?
下载文件的质量如何?
下载该书,以评价其质量
下载文件的质量如何?
1 (p1): 绪论
1 (p1-1): 一、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
7 (p1-2): 二、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
11 (p1-3): 三、研究主线与框架结构
14 (p1-4): 四、分析结论与观点概述
20 (p2): 第一章 制度安排: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
20 (p2-1): 第一节 作为分析前提的制度理论
20 (p2-1-1): 一、制度的定义与内涵
25 (p2-1-2): 二、制度的构成与功能
30 (p2-2): 第二节 作为制度安排的经济体制
30 (p2-2-1): 一、什么是经济体制
32 (p2-2-2): 二、经济体制的制度要素分析
37 (p2-2-3): 三、经济体制的功能分析
40 (p3): 第二章 制度低效: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
40 (p3-1): 第一节 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与实践
41 (p3-1-1): 一、马克思、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设想
43 (p3-1-2): 二、列宁、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与实践
45 (p3-2):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
46 (p3-2-1): 一、国家所有制的产权制度
48 (p3-2-2): 二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
50 (p3-2-3): 三、计划生产的企业制度
52 (p3-2-4): 四、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
54 (p3-2-5): 五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
56 (p3-2-6): 六、集中统一的金融制度
60 (p3-2-7): 七、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
61 (p3-2-8): 八、国家统制型的对外贸易制度
63 (p3-3): 第三节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
63 (p3-3-1): 一、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
66 (p3-3-2): 二、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实现供求平衡
67 (p3-3-3): 三、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存在信息难题
68 (p3-3-4): 四、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
69 (p3-3-5): 五、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机制
72 (p4): 第三章 制度变迁: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分析
72 (p4-1): 第一节 关于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
73 (p4-1-1): 一、制度变迁的动因:外部利润内在化
74 (p4-1-2): 二、制度变迁的过程:制度不均衡趋向制度均衡
75 (p4-1-3): 三、制度变迁的方式: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
78 (p4-1-4): 四、制度变迁的轨迹:路径依赖
80 (p4-1-5): 五、制度变迁的作用:决定经济增长
83 (p4-2):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
83 (p4-2-1): 一、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
84 (p4-2-2): 二、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
85 (p4-2-3): 三、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
86 (p4-2-4): 四、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
88 (p4-2-5): 五、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
88 (p4-2-6): 六、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
89 (p4-2-7): 七、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
91 (p4-2-8): 八、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
91 (p4-3): 第三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内容
92 (p4-3-1): 一、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
95 (p4-3-2): 二、城市经济制度的变迁
97 (p4-3-3): 三、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
101 (p4-3-4): 四、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迁
104 (p4-4): 第四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成本
105 (p4-4-1): 一、制度变迁成本的理论分析
111 (p4-4-2): 二、渐进改革下的制度变迁成本的特征
113 (p4-4-3): 三、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
117 (p5): 第四章 制度转型: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分析
117 (p5-1): 第一节 制度转型理论的基本内容
117 (p5-1-1): 一、制度转型的本质要点
120 (p5-1-2): 二、制度转型中政府的作用
123 (p5-1-3): 三、制度转型的方式
126 (p5-1-4): 四、制度转型理论评析
128 (p5-2): 第二节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表现
129 (p5-2-1): 一、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
131 (p5-2-2): 二、初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
133 (p5-2-3): 三、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控体系
136 (p5-2-4): 四、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
138 (p5-3): 第三节…
年:
2005
出版:
2005
出版社:
北京:中国文史出版社
语言:
Chinese
ISBN 10:
7503416386
ISBN 13:
9787503416385
文件:
PDF, 64.00 MB
IPFS:
CID , CID Blake2b
Chinese, 2005
下载 (pdf, 64.00 MB)
正在转换
转换为 失败